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點穴止嗝法

        點穴止嗝法

        更新時間:2018-04-03點擊次數:1206

        我們常常會在吃太飽或者太餓的時候出現打嗝,然而在公共場所這樣想必會有點尷尬吧。打嗝又稱“呃逆”,常在受到寒冷刺激、飽餐、吃飯過快、吃進干硬食物后出現。打嗝常因橫隔膜痙攣收縮而引起,雖然大部分打嗝是短暫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續打嗝,如果是在社交場合,常引起尷尬。治療打嗝,民間有很多土辦法,比如喝涼水、自我控制并調整呼吸、背后猛拍一掌、突然驚嚇等。這些方法靠不靠譜,小編不敢說,但是下面這些一定是靠譜的!一起去看吧

         1.探查心包經,敲揉“天泉穴”“肘下2寸”,點揉“內關穴”。在敲揉、探查心包經前臂部分時,我發現肘下2寸的位置常有疼痛,遂將這個無名之處設為心包經的常見堵點。當我們疏理“天泉穴”后,可以敲揉此處探尋,如疼痛則堅持按揉至不痛。有心臟疾患或隱患的人,當疏通“天泉穴”后,拇指按壓“郄門穴”時會有痛感并向上傳導,需要按揉疏通。此穴位還可以有效緩解心慌、胸悶的癥狀。治療打嗝,點揉、針刺“內關穴”常有奇效。“內關穴”在前臂掌面,腕橫紋上2 寸(3 指寬),兩筋之間,屬于八脈交會穴,“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對于打嗝之人,可以先敲揉“天泉穴”“肘下2寸”以疏通經絡,待氣血流注下來后,用拇指點按“內關穴”,如疼痛則說明已得氣,每側按揉3~5分鐘,打嗝可止!

         2.點揉“膻中穴”,如果以上方法不能止住呃逆,可以點揉心包經的募穴“膻中穴”,取“膈俞穴”刮痧。“膈俞穴”在第7胸椎(平肩胛骨下角)旁開2 指寬處,打嗝由膈肌痙攣引起,“膈俞穴”所在平面恰恰是膈肌的位置,刮痧去除瘀滯后,癥狀可減輕。用中指點住膻中穴,順、逆時針各點揉3分鐘,如果疼痛則要忍住,點揉后出痧、打嗝皆為正常。

         3.取嚏法,取嚏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將衛生紙旋轉擰緊,做成兩個3 毫米左右粗細的紙捻,同時伸進鼻子里,輕輕刺激鼻腔黏膜,當發癢的時候取出,打了一個噴嚏后,再重復操作,直到打嗝停止為止。注意事項:打噴嚏的時候,一定要坐穩,站立時手要扶墻,以免腰部受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常德市| 盱眙县| 东方市| 恩施市| 乌兰浩特市| 玉龙| 北碚区| 宁津县| 广东省| 泾阳县| 江津市| 蓬安县| 望城县| 安岳县| 伊川县| 九江市| 交城县| 泾源县| 措美县| 平顶山市| 临武县| 武乡县| 兰州市| 张家港市| 兴隆县| 京山县| 清苑县| 开阳县| 望都县| 句容市| 石首市| 丘北县| 石林| 沛县| 济南市| 安丘市| 湖口县| 修水县| 龙岩市| 海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