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技術文章針灸的歷史由來及針灸技術在醫學界的發展

        針灸的歷史由來及針灸技術在醫學界的發展

        更新時間:2019-09-19點擊次數:2893
          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距離現在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在北宋以前醫生主要是按照唐代的時候有人編寫的黃帝明堂金進行的人體穴位進行針灸用來治病,但是黃帝明堂經因為在唐朝末年的戰亂中而失傳了,所以就導致了后來的針灸取穴也失去了標準。
         

        針灸銅人

          針灸在2010年申遺的時候,并非一帆風順。一開始,中國申報的項目是中醫,包括中醫理論、技能、各種藥物、用藥原則等,打了很大一個“包”,并不順利——當然,這也與西醫話語體系下中藥本身存在的爭議有關。后來,中方進行了調整,把中醫針灸作為申遺的優先項目提出。記得當時專家解釋這種調整時是這樣說的:除了針灸有著豐富的中醫文化代表性外,特別考慮到它的實踐性和技藝性,考慮到它是讓人“看得見,摸得著”的,被醫學界了解得較多,便于外國人理解。
          河南中醫學院許敬生教授指出,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當代學者對宋銅人進行大量的考察研究,試圖重新找到這一珍貴的針灸銅人。初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現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一具針灸銅人,在人們的印象中這具銅人是中國傳去的,但鑄造年代不詳。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中日學者認為這具針灸銅人就是中國歷史shang早的宋代銅人。于是這具銅人的地位被抬到無以復加的高度,認為是“中國傳來的重大至寶”、“經穴研究者*wu二的參考資料”。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隨著對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銅人考察的不斷深入和越來越多的可靠史料發現,史學界終于查明了這具針灸銅人的真正身份,它是1810年由日本針灸官鑄造,其腧穴定位的依據是中國宋代針灸經穴國家標準文本《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通過外交途徑向俄羅斯方面索要“明正統銅人”,但遭到了俄方的拒絕。為此,專家們決定重新仿制一具“明正統銅人”。仿制工作成功進行,復制后的“仿明正統銅人”,被譽為“失而復得的銅神”。它不僅使人們知道了一千多年前中國宋代醫學家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文本的理解,也使現代的針灸學者了解宋代在腧穴定位方面的真實情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封开县| 武威市| 荔浦县| 德安县| 香港| 永胜县| 武冈市| 铜川市| 鞍山市| 平武县| 天长市| 仪征市| 彭山县| 汨罗市| 忻城县| 郑州市| 梅河口市| 五原县| 二连浩特市| 淮滨县| 甘南县| 天祝| 屏东市| 彭州市| 新泰市| 任丘市| 黎城县| 韶关市| 松阳县| 昌都县| 新丰县| 新宾| 临清市| 双流县| 泸水县| 大丰市| 霍邱县| 沈丘县| 渑池县| 太康县|